一、动态调整专业
建立对接产业需求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,持续对专业方向进行更新迭代。2024年新增“智能财税”“工业机器人技术”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”3个专业方向,精准匹配大湾区产业升级需求。
二、开设微专业
紧密对接行业,开展特色微专业。2023年出台《广州华商学院微专业项目建设与实施方案(试行)》,开设财富管理、量化金融、新媒体营销等一系列融合产业实践和教育的微专业课程11个;打造“学校+企业”双主体、“微专业证书+行业证书+企业证书”三证合一的华商特色微专业。2025年根据教育部《关于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“双千”计划的通知》要求,修订并重新出台《广州华商学院“微专业”建设实施方案》,目前已启动申报工作,努力打造“主专业+微专业”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。
三、开展产教融合创新班
开设产教融合班精准培养企业所需人才,推动各学院与企业围绕“招培就”开展深度合作。2024年全校共开设9个创新班、1个产业班、1个订单班,共招收学生480人;2025年全校共开设26个创新班,新增11个创新班、1个产业班,共招收学生1823人。